您好,欢迎来到安徽省肥东第一中学!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师生风采 >> 教师园地 >> 论文选载
厚积薄发 教学相长
【文章来源:肥东一中】 【发布人:李明艳】 【发布时间:2016-10-01 10:09:31】 【点击率:8288】


——谈“课前五分钟”活动的尝试和体会

                                                                                          谢发茹 肥东一中高二语文组

每当语文课的铃声响起,班里便有一位同学在其他同学热烈的掌声和期待的眼神中走上讲台,指着黑板上提前抄下的内容进行讲解:或是几个易错的字词,或是一两个成语,或是一首古诗词……结束后,同学们再用热烈的掌声表示感谢,然后把期待的目光投向我,他们知道,老师要点评了……这就是我的课前五分钟,从高一开始,一晃两年过去了,它已变成我每节课的保留节目,也成了我短短教学生涯中的一个亮点。

“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积累,是我国几千年传统教育的经验,对于语文学习来说更是一个永不过时的法宝。然而现在的高中生,一方面由于小学初中没有养成这样的学习习惯,另一方面则是高中学习紧张,课余时间无暇顾及语文积累,特别是一些钟情于数理化的理科生,觉得语文考试拉不开分,骨子里甚至还有一些不愿去做,不屑去做的情绪。

著名语文特级教师洪镇涛曾说:“学习语言,是语文教学的根本。所谓学习语言,主要是通过感受、领悟、积累语言材料(即吸收,其途径是听、读)和运用语言(其途径是说、写)来提高语文能力。”鉴于此,我决定用“课前五分钟”这块小石子敲开孩子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之门。

活动内容

具体方法如下:活动四周一循环,每周内容不同:分别为字词周、成语周、诗歌周、阅读周。每天一位同学,将准备好的内容在上课前抄于黑板之上,再利用课前五分钟进行讲解,其他同学则准备一个较厚的积累本,将内容抄下。每周五下午放学,课代表将积累本收上来,老师星期天批阅,周一发下去。

活动的前两周主要针对学生的基础知识。“万丈高楼平地起”,没有字词的扎实稳健就谈不上语言运用的如鱼得水。而最了解学生掌握情况的人是他们自己。因此,我鼓励学生在准备方面要多花功夫,尽量去搜集自己平时做题的易错的字词、成语,学生个人的错误往往具有代表性,如我所带的三个班学生都在字词周提到了嫉妒的嫉(jí)这个字的正音,“宣泄”的“宣”这这字的字形,“报复”和“抱负”这个两个词的区别和运用等。

诗歌、阅读周,则旨在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向课外伸出一只手,来丰富课堂。诗歌周,鼓励学生搜集经典的古典诗词,先抄写黑板上,然后以赏析的方式向大家介绍作者、写作背景,诗歌内容,表达技巧,甚至名句诗眼等,这周每节语文课前,班级中都弥漫着唐诗宋词的古色古香:《过香积寺》、《春行即兴》、《蝶恋花》……一首首短小精悍、意韵深长的诗词在同学们的口中、手中、心头飞扬着。在被这些优美的诗歌陶冶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他们在自己的解读中逐步掌握了鉴赏诗歌的方法。阅读周则充分利用我们手头所拥有的材料,一是《读本》,人教版配套读本中的文章是经过专家精选的文章,是课本很好的补充和延伸,可是由于没有被教师学生有效的引导利用,很多同学的读本都被束之高阁。二是我们配套使用的教辅材料——《创新设计》,这是一本经过我们语文组研究确定的一本同步辅导材料,每一课附有一篇短小精悍,富有哲理,词采飞扬的小短文,及历年高考满分作文。在本周,我鼓励学生在手头拥有的这两份材料中选取自己喜欢的文章在课前朗读,并附上自己200字以上的读后感:文字的优美,构思的精巧,以及自己喜欢的理由等。

每天课前五分钟,这个活动是固定的,而内容四周一循环,每周又是不同的。从基础知识的巩固,到作品鉴赏,再到阅读面的扩大和语言的自主运用,逐渐提高,循环反复。正如洪镇涛老师所说的:感受、领悟、积累语言材料和运用语言。是一个切实的学习语言、学习语文的过程。

教师的角色

为了将这个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卓有成效,我首先强调同学们要认真作准备,告诉他们尽管每次在讲台上只站5分钟,那也是老师。而作为老师认真备课便是他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因为老师的一个错误,到了课堂上便会扩大成几十个错误,所以必须做到一丝不苟,准确无误。二是指导他们尽量有一个好的台风。作为农村学生占主导的班级,很多学生尽管学习勤奋,成绩优秀,但是从来没有在大庭广众之下说话的经验。所以初次上台十分紧张,脸红手颤,声音发抖,更有甚者面朝黑板,眼睛不敢接触其他学生的目光。我鼓励他们充分准备,有备才会无患,授课时尽量做到落落大方,注意和听众进行表情、眼神的交流等。三是教育作为听众的学生认真聆听,细心做笔记。首先要尊重活动者的劳动成果,认真的学习态度便是对“老师”最好的回报。另外,要每堂课前坚持抄写记录,养成一个持之以恒的好习惯。心浮气躁,急于求成是这个年龄的学生极容易犯的错误,却也是学习的大忌,尤其是语文学习。希望能由“课前五分钟”让他们逐渐形成一个严谨细心,脚踏实地,积少成多,持之以恒的好习惯。

在同学的发言过后,我还要有一个简短的点评。当然,如果有错误,首先第一步要指出错误,学生毕竟是学生,有粗心大意之时,如有的学生没有查字典就想当然地给“叱咤风云”的咤注上(chà)音,还随手将“腻”字的两横写到了上面……当我发现之后,及时纠正并对这样不负责任的行为进行批评,防止错误的扩大和学生的再犯。再者对学生指出的知识进行总结归纳。学生虽然及时发现自己的错误不足,但缺少方法。如一学生指出“干燥”的“燥”字,我便在黑板上写出另一个“足”字旁的“躁”,告诉他们“火”字旁的“燥”和水分相关,如干燥、燥热、枯燥。“足”字旁的“躁”和性急,不冷静相关,人一有这样的情绪就会跺脚啊,如烦躁、急躁、戒骄戒躁……当有一学生赏析宋祈著名的诗句:“红杏枝头春意闹”时,我便告诉同学们,古人常因一字或一句留芳千古,获得美称,除宋祈因此句“闹”字的传神生动而被称为“红杏尚书”;贺铸也因他的“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被称为“贺梅子”;张先因他的“云破月来花弄影”、“柳径无人,堕风絮无影”、“娇柔懒起、帘卷花压影”被称为“张三影”……我的点评时而严肃,时而随意,似信手拈来,却又用心良苦,故时常也会获得同学们慷慨的掌声和赞叹!

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学生们积极准备的同时,我也为给自己提出的新挑战作出十足的努力!这两年来,我几乎做完了手头及能搜集到的高考题及高考模拟题,熟练地掌握了3500个常用字,苦啃了《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它逼得我基础更扎实了,阅读更广泛了,思考更深入了,站在讲台上也更有底气了。

喜人的收获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要求:改革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当我认真总结活动成果时,发现有些收获与之竟不谋而合:

1)调动了学生极大的活动兴趣和热情。曾经看过一则小故事,说一个人非常喜欢他的宠物猫,因此给他的猫买来昂贵的深海鱼油,他把猫夹在腿中间,掰开猫嘴,用汤匙把鱼油往猫嘴里猛灌,但是猫拼命挣扎,从此人身上逃也似的离去。此人便认定猫不喜欢这种鱼油。可是不经意回头,却发现猫正摇着尾巴津津有味地舔食洒落在地的鱼油。此人这才明白:原来,猫不喜欢的只是他的方式。而对于语文来说,并不是我们的美丽的母语魅力不够,只是某些“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教学模式扼杀了学生的求知欲,甚至让他们产生了抵触心理。而在“课前五分钟”这个小天地中,学生们找到了展示才华的空间,标榜个性的舞台,大大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

2)提高了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和解问题的能力。在搜集、处理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难题、疑问。为了保证在课堂上的准确无误,他们会积极利用手头的工具书寻找答案或向老师求证,直到搞懂搞透为止。

3)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交流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第9条要求中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基本上都能落落大方,神态自然地站在讲台上,用清晰、洪亮的声音表达自己的见解感受。清晰的记得一位同学在他的一次活动过后,在周记当中详细地记下了自己的激动和兴奋:“……我以为我做不到,但是我竟然做到了,今天是我第一次在众人面前发言……”一段时间过后,这些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显著提高了,不仅在台上表达自若而且在形式上也有所创新,如将字词编成题目,请学生做题、改错,或常错的字音,带同学朗读几遍,诗歌部分引导大家集体朗诵……在提高了自己的同时也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而其余的学生在聆听学习的过程中也明白了倾听的重要性,充分体现了学习中的合作精神。

4)开阔了学生的眼界,扩大了知识面,丰富了知识储备,积累了写作素材。活动过程中,不仅要求活动者认真积极准备,更强调其他同学认真作记录,老师检查督促,把积累的工作做到实处。一个学生的能力是有限的,但全班同学却有几十双眼睛,几十个途径,几十个触角,能将视野拓宽到方方面面,及时、有效、全面地提高所有同学的语文能力。

5)沟通了师生之间的感情。这个小小的舞台常常成为师生沟通的平台。如在用心赏析美文的过程中,学生们善感的心弦常被拨动,灵感的火花常被激发。记得在朗读完《论鼓励》这篇文章后,我们班的张冉同学深情地说:“鼓励是春风,是丝雨,鼓励往往可以使一个萎靡不振的人突然得到自信和向上进取的力量。而对于我们这样的差生来说,我们最希望得到的是老师的鼓励,是对我们好不容易获得的一点进步发自内心的赞扬和喜悦,而不是如寒风暴雨式的批评……”他的发言得到了全班同学热烈的掌声,也让一旁的我感慨良多。另外,活动中,学生的精彩表现会让老师惊喜连连,工作热情得到极大提高。而学生在活动过中,也明白了老师教学的不容易,因而会对老师更增添一种敬佩和感恩之情。老师在活动中的点评,如是对活动者的肯定表扬,则会让学生心情愉悦,备受鼓舞;如是对活动内容的总结概括,则会让学生佩服、反省;如是对活动内容的补充引伸,则会让学生惊叹、崇拜……。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良好的师生情感也是语文学习的基础。

当然,取得一些成绩的同时,也有一些现象需要反思,改进。如课前五分钟这个时间段里,学生往往还沉浸于课间活动的兴奋之中,不能及时收心,有时活动中略显嘈杂;有一些同学马虎大意,经常忘带积累本,课后敷衍塞责了事;积累本上的内容不能及时巩固消化等等,这些虽然只是个别现象,但也需要在接下来的活动中和我的学生们一起想办法改进、杜绝。

看着学生们站在讲台上越来越自信的表情,翻着学生们越来越厚重的积累本,感觉着学生们越来越浓的学习兴趣,不仅感慨:语文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语文课堂更是我们师生共有的课堂,我可爱的学生们,让我们厚积薄发,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