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安徽省肥东第一中学!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师生风采 >> 教师园地 >> 论文选载
美国语文教材给新课改的启迪
【文章来源:肥东一中】 【发布人:李明艳】 【发布时间:2016-10-01 10:20:37】 【点击率:14319】


肥东第一中学语文学科部  汪龙存

 

内容提要: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紧锣密鼓的呼声,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机构纷纷响应,围绕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策略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但对于受教育者学习内容的选择、安排及其有效性和合理性的问题并未引起重视。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他们的中学生在学什么,怎么学,如何训练开放的思维方式和敏锐的探究学习能力,我们不妨探究一番,至少能给我们的新课程改革有某种意义上的启迪。

关键词:模块化建构  问题化  知识聚焦  学习内容导向

 

 

  

新一轮课程改革及15个学科的新课程标准已于2003年正式颁布,在充分论证和调研的基础上,山东、广东、宁夏、海南等四个省(区)于20049月进行高中新课改的实验。课改实验区历时近两年的实践操作,从来自一线教师们的反馈情况来看,可谓喜忧参半,据悉,今秋课改实验区范围将会扩大,课改实验区将普遍使用根据新课程标准编制的教科书,语文学科也不例外,语文新课程标准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材编写和教学评价标准等方面都作了开拓性的澄清和调整,但语文教学的良好预期效果仍然未能体现。

我们知道,基础教育应该是面向大众的、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的教育,那么,适应时代的需要,调整课程内容和目标,变革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构建具有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语文课程,是基础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语文课程有别于其它课程的显著特点就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为学生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语文课程要充分发挥促进学生发展的独特功能,使全体学生获得应该具备的语文素养,并为学生的不同发展倾向提供更大的学习空间,要为造就时代所需要的多方面人才,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发挥应有的作用。本着这样的教育思路,本次课改在培养目标上强调:要使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具有初步的科学与人文素养,环境意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等,在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上也作了相应的调整,试图扭转过去片面强调“知识本位”和“学生本位”的价值取向,既有对学生社会性发展的要求,也有关于学生个体自我成长的要求,还有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要求。

围绕新课程改革,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管理者,校长、教研员,教师首先进行教育理念的学习和研修。听专题报告,谈切身感受,大家共同的愿望就是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笔者认为,新一轮课程改革势在必行,但绝不是靠理想化的理论架构、观念提倡就能完成的,就拿语文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来说,提倡贯彻“三维”目标,设计课程内容,在“知识和能力”方面,选择性和差异性问题处理值得考虑,在“过程和方法”上,学生对知识的可接受性和可操作性的心理因素的探讨,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里,其产生的渊源和教育意义导向研究不容忽视,也就是说,语文学科学习什么内容,怎样学才能真正把“三维”目标落实到位,才是我们力求思考的问题,而不是说有这个理念就行了,正如有些教师所表现的“穿新鞋走老路”无所适从。因此新课改(以语文学科为例)要解决的恐怕不光是观念的更新问题,更重要的应该考虑课程内容的选择、编排、设计是否合理、科学。近日细读美国中学生使用的一套语文教材,它在课程内容的选择、编排和设置方面,值得我们语文教育者反思,尽管国情不同,教育的本质和特点应该是没有国界的。

第一,语文教材编写特点:知识体系模块化建构,教材内容编排围绕一条发展主线呈放射状知识搜寻网络。

一般来说,美国多数中学在语文教育方面会选择三部教程,一部是讲解语法知识的(语言运用的法则),一部是注重词语拼写训练的,还有一部文学读本,介绍各种题材的美国文学读本。

这三部教程实际上将语文知识体系进行分类模块化建构,尽管人们对语文这门课程的理解不尽一致,无论是“语言文字说”、“语言文学”说,还是“语言文化”说、“语言文章”说,都说明语文学习牵涉到语言知识及其承载的文化内蕴,语文学习应该以语言知识规则的学习及其正确书写为基础,再深入到以语言为载体的文本的学习。美国的语文教材在语文知识体系的安排上,充分考虑到不同知识的学习特点和教师教学的专业化分工的特点,在语言知识和规则方面,配备专业的教师进行专项教学,不存在知识体系扯拉混融情况,这一点上,我们国内语文教师深有感触,许多教师甚至是名师也大呼没时间讲语法知识,因为教学要完成任务,有的教师干脆认为可以淡化语法,让学生多读书去自悟语言规则,其实,一种语言的法则还是有章可循的,对学生进行语言规则教学是必不可少的,美国的语文教材做到学科知识分类建构,教育者各师其职,这样教学效果明显。

谈到教学内容的选择编排,美国的语文教材更是值得大加褒扬,以文学读本为例,教材适合学习的对象为12岁到18岁的青少年,也即我们国内的初高中阶段的学生。语文学习内容编排以美国历史发展为线索,取材于不同时代的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及文学代表意义的文章一以贯之编排下来,完整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综合性及开放性。教材内容分几个部分设置,如:第一部分“文明的交会”第二部分“国家的诞生”第三部分“国家的发展”等,每个部分选取了这个阶段的代表文学作品及其相关背景知识介绍,教学时,每一部分都有一个独立的主题教学内容可以分开选择教学,或以模块化的教学形式呈现给学生,学生学完每一部分,对这一部分的知识掌握是系统的、完整的,而且知识的获取是由教材内容设置的追根溯源式结构特点形成的;教学时将学生置身于一个个真实的生活情境或问题情境之中,让学生在其中进行多方面的主体性探究活动,在这种亲身活动中,最终获得对问题精髓的深切领会与感悟,学生可以说是在好奇的求知欲望中学得知识,真正是学生自己建构的知识,对他们来说是实实在在的知识,而不是游离于他们身外的一系列知识信息排列。对照国内的语文课程必修课和选修课内容的设置,基本上是现成的内容知识呈现,不需要学生自主探究认识,而强调教师用何种方式传授才能提高学生的领悟能力,开拓创新能力,这是隐性的“越俎代庖”式教学目标,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美国语文教材内容的编写始终围绕国家历史发展这条主线呈放射状让学生去搜寻相关知识,每一部分的发散知识点有时代故事、背景资料、文学聚焦、问题指南、作品积累等,学生完成了每一部分知识点的学习,语文教学的“弧扬民族传统、传承历史文化”的教育目标也就水到渠成了,教材编写能够将课文内容问题化,企图从学生的问题解决中习得文学素养,文学是生活的艺术,文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生活是历史的沉淀,由此可见,这种教材内容编排思路无疑是值得称颂和借鉴的。相比较,国内的语文教材内容编写,初高中语文教材各六册,每册三十多篇文章,一般分六个单元,按文体归类编排,内容单薄,形式单一,仅仅是文学作品的文本汇编,缺少与该文学作品相关联的背景资料,只能通过教师的讲授让学生被动地接纳该作品内容。不像美国的语文教材作品内容出现一定伴之以相关背景资料的导航,让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的文学作品学习精要。按理说,国内中学阶段的语文教材,近四百多篇文本内容,完全可以按照中华民族的诞生、起源、发展、兴盛这条发展脉落去编排语文学习内容,文史不分家,给学生展示实实在在可信的、悠久的、古老的、灿烂的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国外文化学习亦可按发展脉落编排)学习内容生活气息浓厚,填补有价值的相关辅助背景资料,让学生通过寻根学习文化,进行发现式学习习惯的培养。而不是靠“搬来”现成的优秀文学作品,让学生被迫接受文化,这种接受式学习方式被动片面低效,任凭教师怎么讲解、分析,学生的学习结果还是值得推敲的,如果学生能通过自主感知建构的方式习得中华文化的精华或国外文化成果,那么语文教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也就自然达到了,长期困扰人们的传统语文教材内容和结构的“繁、难、偏、旧”的问题也就迎韧而解了。

第二,课后问题设置精采纷呈,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感受,新颖、独特,赋予学生想象的余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和创新思维能力。

美国的中学教育注重学生的智力启发与创新,教材课后问题与练习的设置很能证明这一点,语文学科的教学更是如此,其课后问题的提出,并不限于让学生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主旨,而是更侧重置学生于时代事件、背景以及作者身处之环境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全方位启发学生的多元化思维与独特体验,注重在提高文学素养的同时,增强学生收集、整理素材以及解决社会生活问题的实践能力。充满趣味性、现实性的习题无疑是触动学生学习乐趣的有效方法,比空洞说教强多了,这让学生体会到的是学习的快乐,而不是沉重的负担,这样的教材编写完全体现了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开放性、综合性,不仅仅是语文课程,更是历史人文教程,思想实践教程,如果用国内的语文课程设置的“三维”理念来衡量的话,应该说贯彻落实很具体、很明确,这种教育效果的实现依赖于合理、科学的教材内容选编及其配套的富足含金量的课后问题设置,这种问题设置注重多角度、多侧面的挖掘,避免单调乏味。我们以美国文学读本第一册第一课的课后问题设置为例:

课题:第一次美洲航海日志

问题指南:

1、文学和生活(Topic话题)

A、读者反应:如果你是哥伦布航行的资助者,读到他的这段经历记录,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question 问题)

B、领导能力测试:和同学组成小组,列出优秀的领导者,所需具备的素质,和同学们讨论你的结论。

C、主题焦点:哥伦布的日志记录了欧洲人和北美洲当地人最早的相遇,这两类人有什么样不同的反应?你从文中能找到什么证据?

2、阅读理解

A、哥伦布看到景色之后的反应是什么?

B、哥伦布打算在这个岛上停留多长时间?

3、思考和分析

A、你怎么判断岛上的美景给哥伦布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B、哥伦布选择送回西班牙的“样本”最大的初衷是什么?(证据支持)

C、如果这篇描述是由一名船员写的,将会有怎样的不同?(分析评价)

4、文学聚焦:

A、关于日志:日志是一个人对每天发生的事件和其个人感受的记录,大部分的日志都是作为个人记录保存的,但是哥伦布却把他的美洲航海日志记入编年史,以便他的资助者,西班牙国王和王后查阅。

B、在你看来,哥伦布试图表达的对美洲的印象是什么?

这种课后问题设置方式,灵活多样,既有利于学生个人生命体验和生活积累的提取和绽放,又有益于学生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新课程改革在课后问题提炼中不妨作这方面的尝试。

我们再来看国内语文教材对课后问题的设置情况,尽管本着让学生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五个方面获得发展的宗旨去设计课后问题,但往往只提供表象的现成的问题或结论,对于“怎样做”的源头思索实践却并未真正落实,有时往往是教师的感知和体验变向地转移给学生,至于学生是否认同此番体验,使无从知道,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新理念、新思路,不能只停留在结果的理想要求上,更重要的是如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宁肯不授之以“鱼”而让学生自觉去寻找“渔”和“鱼”。

第三,透过语文教材内容的独特编排,课后问题的精辟出炉,让我们真正感受到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非凡魅力。

我们仔细审阅美国的语文文学读本,在每一部分(相当于国内教材的单元划分)内容里,都有这样几个板块的语言资料提供:

(一)时代故事(包括历史渊源、历史背景、时代变迁、社会发展)

(二)文学回眸(包括文学传统,代表作家及作品写作背景资料)

(三)阅读指导(具体作品、作家介绍、背景知识补遗)

(四)文学与生活(文学与生活的思考,联系个人经历谈体验)

(五)文学聚焦(文学作品拓展阅读)

(六)问题指南(学生探究学习过程)

(七)作品积累整合(学生素质提升过程,涉及微型写作尝试、口头陈述、写作技巧重点提示、构思、写稿、修改(自读自改)

从这七个板块的课程内容编排来看,教师始终和学生处于互动的学习状态之中,师生共同参与教学过程,不象国内的语文教学过程,有关课文文本以外的背景资料全部由教师权威式的单向传输,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听,如同过眼烟云听完便忘,更谈不上利用背景资料对作品内容进行辅助学习了,如果有的教师手头缺乏必备的资料,那么对课文相关背景资料就草率略过,但授课时还是照样无根生有的提出很多看似带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这样的教学模式怎么能让学生去自主探究学习?自主探究合作缘何而起,学生只有在掌握大量的学习内容以后,才有自主探究学习的可能条件和内在动力,进而和同学共同合作学习讨论,实现课堂学有所得。新课程改革提倡新型的师生互动课堂的新理念,提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新思路,不能只是设想互动的教学形式,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而要真正从学习内容的提供方式上下功夫,让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学生探究合作的学习行为有滋生的土壤,生成的可能。关于这方面的思索,美国的语文教材内容的设计理念给我们的课程改革敲响了警钟:语文学习内容的导向策略乃是新课程改革中的重中之重,当前的新课改关于教学观念和方式方法的更新和确定,都是一种目标导向策略的反映,语文学习结果的衡量光有目标导向策略是远远不够的,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说:“影响学习的唯一重要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学习内容)。要探明这一点,并据此进行教学。”陶行知先生在《中国教育改造》一文中说:“教学做合一是: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事情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这种“教学做合一”教育理念,正是说明学生学习内容的选择、定位决定了教师教学方式的产生,它给我们今天的新课改提供了具体的方法指导和实施策略,尤其是给语文教材的编写提供了建设性的思路和导向。

 

参考文献:

[1] 王文彦、蔡明主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4649

[2] 何更生、吴红耘著《语文学习与教学设计》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245275

[3]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师范教育司组织编写《新课程的教学实施》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第一版

[4] 张健鹏、胡足青主编《美国语文》(13册)北京同心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 4555

[5] 皮连生主编《学与教的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语文课程标准》(普通高中)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2527

 

此文获安徽省教育学会论文评比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