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安徽省肥东第一中学!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师生风采 >> 教师园地 >> 论文选载
浅谈高中物理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文章来源:肥东一中】 【发布人:李明艳】 【发布时间:2016-10-01 10:26:21】 【点击率:16195】

王在峰

安徽省肥东第一中学     231600

【摘  要】作为教师我深感责任重大。本文就高中物理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提出本人的一些感受。

【关键词】专业知识  教材架构  实验能力  问题  爱心  合作  人格魅力

 

一、具备过硬专业知识,注重学科间交流与综合。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一名高中物理教师,首先要具备过硬专业知识。俗话说:“要给学生一碗水,就必须保证自己先有一桶水。”没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就不能够站的高、看的远,又怎能引导学生呢?

随着现代科学的深入发展,学科之间已不在孤立,学科间的联系正在逐步加强,素质教育的推进、综合能力的培养,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位合格的物理教师不但要掌握丰富的物理知识,同时也要兼备一定量其它学科的知识。社会的发展和需要,办学条件的提高,多媒体辅助教学已经得到普及,所以现在的教师,还必须具备一定量信息技术及其应用知识,如:掌握office办公软件、flash动画制作、Photoshop图片处理等一系列与课件制作有关软件的使用方法,学会用计算机制作课件,进行生动的多媒体辅助教学。

二、清晰认识教材的架构。

作为一名合格的本科毕业的师范生,面对高中物理涉及的专业知识已能够满足教学需要。但作为一名教师,仅仅自己知道还远远不够,因为我们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知道,所以教学中在进行“授业”之前,还要先考虑如何来进行更好的“授业”,即让学生更好、更快、更容易地接受新知识的同时,通过对过程的分析,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众所周知,物理是一门逻辑性和思维性很强的学科,教材中每一节的内容对所研究问题都有一个很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且各章节之间顺序安排都遵循一个循序渐进原则,所以教学中,要把每一节内容汇成一个整体,以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带领学生去进行“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避免出现学生把各个知识点孤立起来,一个个死记硬背,变成读死书的现象。但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我们教师对教材架构有一个非常全面、清晰的认识,熟悉各知识点的发展过程和学科新动向。

三、重视实验,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大纲中明确要求:“使学生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见物理实验教学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物理实验作为物理教学的基本手段,有其特殊的教学功能:提供学习的感性材料、验证物理定律、提供科学的思维方法、加深对基本知识的认识程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学生对自然界的事物怀有好奇心,对不懂的现象总喜欢问几个为什么。教师应该爱护学生的这种精神,可以和学生一起设计实验,组织他们观察现象,引导他们积极思考,通过设计物理实验,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例如“判定感生电流方向的楞次定律”的教学,将学生带到实验室,根据电磁感应现象的知识,共同设计一个用线圈、电流表、条形磁铁组成的实验线路。让学生自己动手连接线路,观察实验现象,并做好记录。引导学生边观察,边思考,边发现问题,边解决问题,并根据实验记录加以分析、归纳和总结,帮助学生从中得出感生电流的磁场总是要阻碍原来磁场的变化的结论。然后,引导学生将磁铁换成通电螺线管再做实验,或把通电螺线管放在线圈中,改变通电螺线管电流的大小,并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最后,归纳得出上述不同情况下的电磁感应现象所产生的感生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原来磁场的变化的结论,即楞次定律。通过启发诱导,大部分学生都能熟练应用楞次定律,收到良好的教学成效。

四、善于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总结。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从“不知”到“知之”、到“理解”、到“会用”、再到“会思”的过程,就像一棵幼苗逐渐长成参天大树,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受到其它因素的影响,所以,我们作为人师,作为一个指引者,就要善于去发现问题,进而加以总结,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健康的茁壮成长,成为新时代的开拓先锋。

对高一学生来说,较普遍地存在对课堂上所讲的内容,听起来都懂,自我感觉非常好,于是开始飘飘然,做习题时,看着题目,在头脑中简单一转,自认为简单、会做,就仍到一边,而没有养成挖掘题目内涵、注重解题方法、多动笔的好习惯;同时,渐渐养成简单题目不愿做,专找一些难题、偏题做,似乎要以此证明自己的能力,其实不然,面对难题、偏题往往碰了一鼻子灰。久而久之,变成了难题、偏题不会做,简单题目也拿不到全分,在自信心上还受到很大的打击。对此,我们应向学生介绍循序渐进的学习理念,强调对一个新事物的认识必然是一个从“不知”到“知之”、到“理解”、到“会用”、再到“会思”的过程。对从“不知”到“知之”的过程,要靠学生课前预习,从而知道这一事物的存在,对从“知之”到“理解”的过程,则主要是通过老师上课的讲解与剖析,但人各有异,并不是所有的学生对老师上课的内容都能100%的接受下来,所以课后还要先复习上课时的内容,使得自己真正的完成“理解”,然后再通过一定量的习题巩固,锻炼自己“会用”,并且在做题的过程中,不断的总结和归纳,最终使得真正的掌握,更好的运用,即实现“会思”。

五、做到“用爱满天下的情怀,倾心育人”。

教师的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是增加师生之间交流的彩桥,是促进学生奋进的催化剂,用陶行知先生的话说就是“用爱满天下的情怀,倾心育人”,温情一片,融化冰雪,只要老师给学生以涓涓细流般的耐心,必能凿穿学生学习障碍的顽石。

   ⒈对“学习暂时有困难的学生”→偏爱

对学习暂时有困难的学生,不但不能因其学习成绩不好或调皮捣蛋,而任其自暴自弃,相反更应该对其“偏爱”,加强教育,引导他们成人、成才。像他们大多都不是天生这样,甚至有些在初中时学习还是很不错的。对此,我们首先要摸清他们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进而对症下药帮助他们尽快解决这一问题,从而摆脱这种局面。同时,也要注意用适当的方法进行正面引导,捕捉他们身上每一个闪光点,对其充分的肯定和鼓励,给其充分的温暖、尊重和信任,使他们从内心向好、向善,最终实现成人、成才。

⒉对“成绩中等的学生”→引导激发

对成绩中等的学生,注重引导、激发其奋发进取的内在动力,因为在他们的身上往往有一种安于现状的思想,比如说,有的学生就有这样的想法:“虽然我考的分不高,好的是比不上,但还是有那么多考的不如我嘛!”这种想法多么的可怕,没有的是奋发进取的意识,有的只是“甘于落后”的随遇而安的思想,所以我们作为老师要设法创造条件,让他们尽可能多的得到锻炼的机会,使他们由一个个不断的小进步积累成质的飞跃,从而引导、激发他们产生一种“不甘落后”的竞争精神,把目标瞄准那些成绩好的同学,实现自身更大的发展。

⒊对“尖子生”→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尖子生对每个班级来说,有两大特点:一是有,二是不多。所以每每有尖子生的出现,老师们都视为掌上明珠。加上现在的学生在家中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尖子生很容易产生譬如自私、自利、不关心集体、骄傲自大等一些不良习惯,从而产生了一些很大的负面影响。所以对这类学生,首先要灌输“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思想,注重他们的品德教育,使他们成才的同时更能够成人。其次,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培养他们在学科和技能上的个性发展,更顺利地成才。

六、善于合作

竞争基础上的合作,合作基础上的竞争,是现代社会的显著特征。社会如此,教师职业也是这样。现在的高中教育特点决定了,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是一个团体合作的体现。同样,一个不善于合作的教师,他在所任教学科也走不了太远。俗语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一个人的精力、力量、知识面和经验毕竟是有限的,所以我们要在不断提高自身素养的同时,更要加强与同组、同年级的同事们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以实现资源高效整合,相互促进,从而带动全校的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七、具有人格魅力

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学生,是一个不断的学习和接受新事物的特殊群体,面对非常复杂的社会环境,时时刻刻接受着多方面、多层次的影响,其中,我们作为老师对他们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历代的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躬行实践”等,既是师德的师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征体现。在学生心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所以我们要在日常教学中、德育教育里等一些平常和他们的交往过程中,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对他们进行感染、教育和引导,培养他们爱国主义情感和“为人民服务”的信念。祖国是每一位炎黄子孙的“母亲”,要像爱母亲一样去爱祖国,去爱祖国人民,要以“服务人民”为奋斗的志向。为此,要从今天开始、从此刻开始:遵守纪律,不怕苦、不怕累,努力学习,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在学习中不断进步,不断提升自身价值,实现更好地为祖国服务、为人民服务。

以上仅为本人在有限时间里的一些感受,不妥之处还望各位批评指正。

 

【作者简介】

王在峰(1984.01—   ),男,汉族,中共党员。自2004年07月以来一直在肥东一中任教物理学科,2009年晋升中学一级教师。2010年,荣获肥东县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大赛第一名,并被授予县级“教学能手”称号;同年,代表肥东县参加合肥市青年教师物理课堂教学大赛并获得市一等奖第三名。

地址:安徽省肥东第一中学       邮编:231600

电话:13637089983              邮箱:4318857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