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安徽省肥东第一中学!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教学教研 >> 课改实践
成都学习纪实
【文章来源:主控室】 【发布人:主控室】 【发布时间:2019-08-09 16:36:08】 【点击率:6758】

为期两天的第五届全国高考试题评价暨2020年高考精准备考研讨会于8月5日至6日在成都七中万达学校举办,合肥市(教育)熊荣领名师工作室应邀参加此次研讨会。根据工作室熊校长的安排,肥东一中物理学科部主任王在峰随工作室一道赴成都参加研讨会。



8月5日上午,由全国著名高考命题研究专家、特级教师、北京大教育考试评价中心首席专家陈庆军作题为《2019高考试题整体评价与2020精准备考》的主题报告。陈庆军的报告分为两部分内容:第一,高考命题改革与命题规律;第二,高考试题评价与精准备考。

    在第一部分的报告中,陈庆军指出高考命题改革是为了全面贯彻“一核四层四翼”,引领素质教育,实现高考试题引导高中课堂教学,实现高考试题更加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关于“高考到底考什么”,陈庆军也谈了他的一些理解,在他看来,无外乎六个字“过程、理解、方法”。“过程”是指知识体系的构建过程以及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理解”是指对重要概念、原理的深度理解、准确阐释和灵活运用;“方法”是指能体现学科专业水平和具有一定学术高度的学科思想和方法。

    在第二部分的报告中,陈庆军重点就精准备考和高效复习向与会老师们作了经验分享。他指出,转变观念是改变备考复习的首要前提。“转变观念”具体表现为,一是要由“全面覆盖”转向“精简内容”,二是要由“简单重复”转向“温故知新”,三是要由“拘泥教材”转向“整合教材”,四是要由“统一标准”转向“分层要求”,五是要由“关注教”转向“专注学”。他还指出,在转变观念的基础上还需要科学规划复习进程。关于科学规划复习进程,他向与会老师们介绍了一个四轮复习规划的方案,即:第一轮,约4-5个月,主要功能是打基础,抓住高考关注的“必备知识”,删减或淡化高考回避的内容,突出必考的主要事实、基本概念和重要原理,在重点内容上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站在高校课程的高度上理解重点内容,实现在理解的基础之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第二轮,约2个月,主要功能是通过知识整合,形成知识网络,以专题知识为主线,以高频考点为重点,注重专题的横向联系,深化理解形成立体的知识网络,强化大题量专题限时训练,有效提高答卷速度,着力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轮,约一个半月,主要功能是组合训练,全面提升,以综合考练、单题突破、真题再练、错题重做等方式合理搭配、交叉进行,全面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四轮,约两周时间,主要功能是考前保温,组织一到两次适应性考试,做好查缺补漏、错题再做和心理调适,系统整理一遍课本的考点,编制知识结构图表或思想导图,重构和回归知识体系。



8月5日下午、8月6日上午和8月6日下午,由全国优秀教师、高考命题研究专家和教学教研专家、北京大教育考试评价中心兼职教研员、专家组核心成员杨方才,在物理分会场分别作《2019年高考物理试题评析》和《高考物理命题规律》的专题报告。在《2019年高考物理试题评析》的报告中,杨方才针对全国卷、海南卷的高考物理试题按力学、电磁学、近代物理、力学实验、电磁学实验、选考3-3、选考3-4的模块顺序一一进行了评析。在《高考物理命题规律》的报告中,他分别就高考命题规律、高考答题规范、命题组卷技术以及如何进行模拟命题给与会老师们奉献了一场精彩的报告。

两天的报告在一次次的掌声中落下帷幕。告别美丽的成都,踏上回家的旅途,满载而归。(图文:王在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