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安徽省肥东第一中学!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教学教研 >> 教研活动
教育是做的学问——肥东县2019年市级立项课题主持人高级研修班开班小记
【文章来源:教科室】 【发布人:肥东一中】 【发布时间:2019-09-01 18:39:14】 【点击率:5797】

826日上午8:30分,肥东县2019年市级立项课题主持人高级研修班在西南大学北碚校区举行开班仪式,我校市级课题主持人汪毅、阮昭、唐宏胜、许高云、余宏凯等人认真参训。

西南大学研修班教学班主任张忠红主持开班仪式,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阚军致开幕辞,她对研修班的学员们表示了热忱的欢迎。

肥东县教体局教研室副主任葛余刚强调了此次研修班开班的重要意义,不远千里来到重庆正是为了切实提高课题主持人的教育科研能力。肥东县教体局教研室教研员丁祖全强调本次研修班学习机会十分宝贵,对学员们来说既有针对性,也富于时效性。

重庆市教科院科研处处长、重庆教育科学规划办副主任、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兼职教授和硕士研究生导师郭晓娜为我们作主题为《教育科学研究框架的设计》报告。

报告伊始,郭教授就从教师专业发展路径的角度对大家提出了做研究型教师的要求,处于信息时代和智能时代交汇之期的教师们更要注重培养教育科研能力的创新性、科学性和学习性。郭教授不仅从理论高度揭示出教育教学研究的重要意义,还充分利用她丰富的一线教育教学经验,以翻转课堂、分层教学等实例的有效运用说明了研究在教学中的有效性。研修班的各位老师们心有会意,频频点头,获益匪浅。

接下来,郭晓娜教授概括了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四大特点:问题即选题,研究即教育教学实践,成果即成长,从“发现教育知识”到“达成教育理解”、从“提高教学技术”到“生成教育智慧”。她强调,中小学教育科研“大多数是行动研究”,经历反复的“同课同构”才更容易获得专业成长,生成教育智慧。凝练的语言为在座的老师们指明了课题研究乃至教学研究的方向。“写文章”与“做研究”不同,郭教授指出,前者注重表达与想象,后者强调证明和解释,注重规范化。“要做一个能做、能写、能说的教师”,这是郭教授的殷殷期盼,也在我们研修班学员们心里扎下了根。

讲座的下半场,郭教授从更具体的操作层面向学员们说明了一个好研究的构成要素和研究方案的具体内容。一个好的课题研究应当具备五个要素:提出问题,完整的文献梳理,方法适当或规范,资料充实或论据充足,适切的理论分析或理论建构。郭教授强调要注重理论的建构,理论是好的课题研究的“灵魂”,同时她也鼓励学员们,“好的研究,应当公开发表”。一个研究方案应当具备3W要素——为什么(Why)、是什么(What)、怎么样(How),郭教授从多个角度诸如研究方法、步骤等详细说明了研究方案的内容。她借助教育部相关文件和具体的教学课例向学员们做了具体的演示,在诸要素中,她尤其强调大家要学习勾画概念框架图,以培养研究思维的逻辑性。

郭晓娜教授的报告深入浅出,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指导性,是指导我们深入课题研究、提高教科研能力的一把钥匙。就像郭教授说的那样,“教育是做的学问”。我们课题主持人研修班的成员们相信,当我们梳理好方案、问题和框架后,我们的课题就成功了一半!(图文:阮昭)